虎神情激动,双手握拳放在胸前,“一会儿翅膀碰触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的冲向乌云!”
徐海川鼓掌,“不错不错,但这是海鸥。”
“海鸥,海鸥……”陈虎卡壳了。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的深处。”云穆清补充,“但我看海鸥还行。”
“国外的海鸥怕暴风雨,咱们国内的海鸥就胆子大,什么都不怕!”陈虎给自己挽尊。
徐海川哈哈大笑,“每次我带人来这里拍照,都会有人朗诵这首诗歌,也会跟你说同样的话。”
“那你一定也重复了很多次同样的话了吧?”陈虎抹了抹脸,把尴尬甩到地上。
徐海川突然做了个嘘的动作,“看,日出了。”
众人连忙向海平线看过去,那里刚才还是黑暗一片,但很快就开始微微发亮。粉色橘色的霞光如同彩色墨水被倾倒在天际,逐渐的向四周晕染,然后融合成一抹璀璨如碎金般的黄。
初升的太阳没有那么热烈,它似乎还很含蓄,或许是刚离开冰冷的海水,还没有重燃万丈热情。
但不过就是一瞬,太阳猛地就跳了出来,顿时豪情四射的向人们展示它明亮温暖的光。
天空似乎在这一刹那就亮了起来,月亮都没能来得及落下,被太阳照出剔透的半身。
这种场景是壮观的,是震撼的,是无论多么花哨的语言与文字都无法描写的。
大家都在屏住呼吸,目光被那轮橙色的火轮吸引,就连身体都变得僵硬,生怕动一下会惊动那轮美丽的炽阳。
徐海川掏出相机摆弄了一下,清了清嗓子,“拍照吗?现在天光最好了。”
“是彩色胶卷吗?”陈虎缓慢的呼吸,就连说话的声音都变轻了许多。
“不然呢?整个黑白胶卷谁能看得出你们这是日出?”徐海川被他逗的不行,“合照还是单人?”
大家都想第一个拍照,目光在暗自较劲。
席于飞道:“一波的先拍合照,单人自己出胶卷拍。”
人群顿时分成了四波,两两三三分散站着。
“好,就在这里。”徐海川是个熟练的老师傅,直接指定了地点,“对,向我这边散步,看着我。停!好好好,再来一张!可以可以,换下一组!”
这时候一卷胶卷拍不了几张照片,合照拍了两轮完了就得换胶卷。
徐海川打开自己的背包,席于飞凑了眼,好家伙,一包胶卷。
“谁买胶卷过来,都是彩色的啊没有黑白的。这种胶卷冲洗比较贵,你们自己考虑一下,单买还是合买。”
铁路上职工都不太差钱,前提是家庭压力没那么大。
程成跟陈虎合着买了一卷胶卷,席于飞又不是没钱,直接买了两卷。
他跟玉玉的合照,单人照。旁边还有没出港的船呢,跟船老大商量商量上船拍几张。
多有纪念意义啊!
等他老了还能拿出去炫耀,“看,当年我跟京城扛把子,是铁哥们!”
作者有话说:
日出真的很震撼,无论是海上日出还是山上日出,就那一瞬间,你几乎听不到身边人的呼吸声,耳边都是自己的心跳声!
太阳还没有完全出来的时候一点儿都不刺眼,真的就跟个咸鸭蛋黄似的,还得是海鸭蛋,红彤彤冒着油。
但完全出来之后,光哗的一下就撒了出来!
我家猫很多,吃罐头好贵,做猫饭真省钱啊, 一顿只需要二十块!就能喂八只猫了!
开洋荤
青岛这个地方,是有西餐厅的。
最有名的就是青岛咖啡饭店,里面专门分出了西餐区域。也就是后来的青岛饭店。
因为这里挨着码头,不止是渔民码头,还有运货码头,外国人很多,有几个外国餐厅很正常。
京城最有名的西餐厅就是老莫,那时候去老莫吃一顿简直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普通工人可去不起老莫,一顿饭好几块钱,如果请对象过去搓一顿,小半个月工资就没了。
青岛这边跟沪市有点儿像,有咖啡厅卖西餐,也有那种中西结合的餐厅。
徐海川拍完照就回去了,拍照只是他的“副业”,主业是宣传科的科员。
至于胶卷,大家都同意他这边帮忙洗出来,等下次过来直接拿走。
彩色胶卷洗印相当贵,差不多得有四十来块钱。徐海川在单位有自己的洗印间,价格可以稍微便宜一点儿,他还有得赚。
当然,这可算不上投机倒把,而是给单位宣传科“创收”。至于他自己能捞多少,别人可就不清楚了。
但人家大清早过来拍照,一折腾俩小时,总归不会是为了那顿饭。
几个人也都订好了,晚上去国营饭店吃海鲜,还能喝啤酒。
十多个人的队伍原地解散,席于飞想要四处转转,云穆清自然陪着。陈虎激动的心情也已经平复,拉着橙子非要跟席于飞他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