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我朝结盟一般,依殿下之见,我朝为何拒绝?”
萧孝穆面无表情,语气里则流露出讥诮:“为了礼?还是因为作为后盾的兵,并没有横扫天下的自信?”
“横扫天下?”
狄进失笑:“殿下以为,何为天下?前唐鼎盛之际,疆域不仅包括中原地区,还扩展到了漠南、漠北、西域,设立多少都护府、羁縻府州,但往西依旧有大食,再往西边还有拜占庭,那些是不是天下?”
萧孝穆冷冷地道:“此诡辩也,狄相公应知,本王所言的天下是哪里?”
“错!此非诡辩,自从收复河西后,我朝的视野早已不局限于中原之地!”
说到这里,狄进拍了拍手掌,几个侍从捧着一幅硕大的地图,来到堂前,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是根据往来西域的商贾描述,所绘制的天下舆图!”
“我朝如今的疆域,西至玉门关,再往外,便是西域诸国的地方了……这条路线是丝绸之路,前唐之时,此路畅通繁荣,经历了多少个西方国度,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这里是黑衣汗国,欧阳春的家乡!”
前面的倒也罢了,听到叛贼欧阳春是黑衣汗国的人,就连萧孝穆的视线都落了上去。
然后就听到这位宋人相公,将各国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遍,正色道:“这幅天下舆图,我已命人绘制,送往贵国上京,两朝的目光,可以往外看,真正认清天下到底有多大……考虑到秦王殿下可能未得贵主国书,我也早有准备,请求辽主赐予国书,我持旌节,你有国书,如此相谈,方为盟约!”
明道纳币
“父王,国书来了!”
萧阿剌来到帐中,语气低沉。
明明是辽主派遣内官送来的官方诏书,他却完全开心不起来。
萧孝穆淡淡地看了一眼,神情也毫无波澜。
早就料定的事情,没什么好意外的。
萧阿剌却没有那么好的定性,越想越气,低声道:“父王,陛下就这般被宋人欺瞒么?”
萧孝穆道:“你可知那幅送往上京的天下舆图,所为何意?”
“出玉门关,共讨西域,则宋辽再无纠纷!”
萧阿剌冷哼一声:“诓骗之言罢了!”
“不仅如此……”
萧孝穆取出一封信件,递了过去:“这是宋使程琳在上京的说辞,你看看!”
萧阿剌接过,匆匆看了一遍,惊愕地道:“辽为宋的北方屏障,若我契丹被灭,亦会有新的游牧族群,便如汉时匈奴,唐时突厥,依旧占据草原,寇边不止,到时重兴战事,反倒让百姓无法安享太平,不如维持兄弟之国,各自安好……”
萧孝穆道:“你以为如何?”
“孩儿不信!”
萧阿剌摇头,斩钉截铁地道:“宋人的太祖有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如今我契丹便是那鼾睡在宋人身侧的敌人,宋人一旦强盛,岂会不北上夺取燕云,灭我国祚?”
“你没有令为父失望!”
萧孝穆对于儿子的坚定很是欣慰,却又叹道:“然宋使程琳所言,会让许多族人有了盼头,希望重定盟约后,两国可与之前那般相安无事……”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朝依旧没有北方屏障,地利方面并无丝毫优势,但契丹确实不曾再对宋人用兵,一直持续了近三十年的太平。
那么同样的道理,此时的契丹上下,也有一种期盼,宋辽重定盟约后,能维持之前的太平,互不侵犯,甚至还能朝着西边用一用兵,掠夺一下西域的财富。
甚至还指明了一条退路。
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往西边迁移……
但越是如此,萧孝穆越是警惕。
用兵之道,围三阙一,唯有执意北上,欲灭辽祚,才会考虑得如此深远!
但他并没有写奏本,阐明自己的观念。
因为萧孝穆很清楚,如果辽帝耶律宗真不报半分侥幸心理,那根本不会派自己来此,早就托付军权,以雷霆万钧之势平定辽东之乱,再对宋压制了。
既然辽帝选了这条路,忠言逆耳,已是相劝无用,为今之计,只有等待辽东那边的最新战报。
萧阿剌很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待父亲吩咐,就去催促亲卫,再探前线。
而就在国书抵达的当晚,辽东战况也抵达营中,萧阿剌拿到手中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然后即刻变色,失声惊呼:“怎么可能!我军……败了?”
啪!
战报被萧孝穆劈手夺了过去,片刻后,萧阿剌就听到老父的呼吸粗重起来,语气里带着悲戚:“自澶渊之盟后,我辽人兵备松弛,亦不复当年之威了,而欧阳春,是本王低估了这个人,早知今日,当初就该不计一切代价,将他的马帮剿灭!”
在被宋廷明确拒绝结盟之意后,欧阳春第一时间调派麾下四支军队,朝着辽军四面合围,完成包抄后,立刻砍伐树木,制造攻城器械。
萧匹敌原本收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