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庶女上青云> 庶女上青云 第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庶女上青云 第62(2 / 3)

还茫然呢:“小姐说的这个法子,当真能赚钱?”

“信小姐的,准没错!”高大义拍拍胸膛,“走吧,我们去打前站喽!”

因着应天府作为“南京”是特殊的京畿直辖区,所以还有些旁的地方人也会在应天府考试,难免纷纷扰扰,故而崔氏早早就打发了管事去应天府安置房舍,想想不放心,索性自己亲自去走一趟。

老爷先看着好笑:“以后孩子们要进京赶考,要熟悉官场诸事,都要他们自己去面对解决,难道要长辈跟一辈子?”

“老爷说什么话?”太太嗔怪,“亲戚将孩子打发给我们,我们也该认真些。”

自打嫡子傍身,她这几年跟老爷说话就随和了不少。

嫡幼子出生后,顾介甫就写信进京请岳丈来给孩子取名,以达到示弱的目的。

崔阁老却很有分寸,并没有仗着自己有才学又是长辈而从典故里找个好字,反而是跟着弘哥儿的排行取名顾温弥,其为人谦逊有城府可见一斑。

长子的弘是光大扩张的意思,弥就是圆满的意思,正好连了起来。

家里寻常叫他弥哥儿,很是机灵,也很乖觉,现在已经能跑能走,深得顾介甫的喜爱。

顾介甫很满意太太的安排:“家里有贤妻,我便轻省不少,对了,你去应天府这回就由弘哥儿来安排诸事,一来为今后举业长长见识,二来家里诸事也该由他学着料理了。”

太太一愣。

顾介甫就说出自己的想法:“我看弥哥儿天资聪颖,说不定日后……”

“大郎口吃毛病这两年虽然治得差不多了,但总归是不利索,今后举业还是会受影响,最多从秀才到举人,为避免两人兄弟纷争,也该从现在开始布局了。”

太太哑然。

弘哥儿今年已经17岁了,很快就要成婚生孩子,不管是在谋夺家业还是在科举入仕,他都会比才3岁的弥哥儿有优势。

顾介甫说这话,是在给她下定心丸,表明让弘哥儿以后多管理家中庶务,由弥哥儿挑大梁。

按道理说太太作为弥哥儿的亲生母亲,听见这话只有高兴的份,可她还是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分神片刻后她笑道:“如今还看不出来什么,如今只有兄弟俩还是互相扶持,同气连枝才是正经。索性以后日子还长,老爷也青春鼎盛的,说不定有七八个儿子,到时候再谋划吧。”

等带孩子们上路时候,她就特意叫人去吩咐拜石轩的小丫鬟:“此行要沿着京杭大运河,蚊虫多,我记得大郎怕蚊子,记得提前将他的帐子、衣裳都用驱蚊草熏过。”

此行太太带了两位儿郎、二娘子、大郎、大娘子,又带了四姨娘帮忙照料小儿子,赵夫人也与她同行,带了自家女儿。

太太有私心,卢兰陵、赵飞鸾基本相当于自家的大女婿和二女婿了,所以带上两个女儿,顾一昭作为顾家内宅二把手自然也跟在左右。

一家人还是在顾家大宅的北门码头上了船,一起沿着京杭大运河往西北方向去金陵。

一路上江南繁华尽在窗外,路过一些店铺,门外挂着“上细官窑”、“梳篦老铺”、“画脂杭粉名香宫皂”的招牌,路上客人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万丈红尘扑面而来。1

张夫人对应天府还算熟悉,就跟小娘子们指指点点,讲些应天府的一些衣食住行之处:“皮市在笪桥南、履鞋在轿夫营、伞铺在应天府街之西、簾箔在武定桥之东,你们若是缺什么,就打发了管事来找我家要。”

曦宁一边看,一会念叨:“我们苏州府可是举国上下最富庶的地方,江南舍我其谁。”,一会念叨“应天府也就是沾了光南边都城的光。”

好家伙,原来世子之争从明代就开始了。

等到了应天府城外码头,两家就一起下船。

顾家在应天府有座三进的院子,赵家的院子恰也在附近。

在她们这批人出发前几天早就派管事北上将院子清扫出来,提前铺设被褥等日用品,再将少爷们常用的仆从都提前派到小院子里熟悉环境。

所以此时都已经带着仆从在码头迎接他们了。

崔氏跟张氏打声招呼,两家人分别换上了马车,往各自府邸前去。

顾一昭就咋舌:有钱人的世界我不懂,随便去一座新城市就能置办一座宅邸吗?

“这有什么?”崔氏笑,“不过是一处宅邸而已。”

曦宁插嘴:“赵家才有钱呢,张夫人听说了咱家要住在某处,问过仆从才说她家正好有处宅子也在那里。这说明什么?一,她家宅院多到张夫人记不清,二,宅邸多到正好能挑一座与我家相邻的。”

大娘子温和笑:“她与夫家都是江南富户,经营多年自然不同,听说有些人家富庶到一条街都是他们家呢。”

太太慈和听小儿女们叽叽喳喳讨论,见四姨娘一边拍打一边看了一眼二娘子,又看向她,两人心照不宣笑了起来:曦宁这傻孩子,居然称赞赵家呢,那可是你未来婆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