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太平令> 太平令 第38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太平令 第381节(2 / 3)

侯嫌弃的农家学派宗主神色缓缓凝固。

&esp;&esp;李观一道:“够吗?”

&esp;&esp;他自语道:“确实是不够,我给您两百顷,一万亩良田!”

&esp;&esp;“够不够?”

&esp;&esp;农家学派的宗主看到这个少年人的眼底炽烈的火焰,李观一踏前一步,道:“一万亩良田,并诸人手,后勤,钱财所需,皆满足,您可以做到吗?”

&esp;&esp;“培育良种,推行于江南之地。”

&esp;&esp;老迈的农家夫子看着年轻的诸侯,他无视了旁边几乎恨不得爬过来的,却又被他捆起来的弟子,老者正坐,整理了衣冠,长行一礼,乃郑重询问道:

&esp;&esp;“老夫,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esp;&esp;“若是研究出来又如何?我们的种子很容易就会流传入天下,其余两国也会推行良种,很难纯粹以这样的方式,拉开和其他国家的国力差距,对于您的王霸之业,没有什么帮助。”

&esp;&esp;“这正是农家没落的缘由之一。”

&esp;&esp;“成果难出,而出现之后,又难以保持。”

&esp;&esp;李观一坦然回答道:“若是能这样的话,不是更好?”

&esp;&esp;农家宗主下意识道:“什么?”

&esp;&esp;眼前的少年人笑起来:“天下若可以用农家研究出来的粮食和种子,天下人若是都可以吃饱饭,不是更好吗?若是能让应国,陈国为了追赶我们的脚步而推行良种。”

&esp;&esp;“百姓不必饿死,那么,就是值得的。”

&esp;&esp;“他们会因为害怕我们,把良种分给最穷苦的百姓,给他们足够好的政策,他们的生活会变好。”

&esp;&esp;“我希望百姓可以吃饱,不用再把自己的孩子卖掉去换几斤粮食,天下不应该有人饿死……”

&esp;&esp;老迈的夫子怔怔失神。

&esp;&esp;看到少年人,如同看着自己年轻时的梦;然后看着他就这样朝着自己伸出手,从容地道:“若是可以。”

&esp;&esp;“那么,便让他们拿去我们的成果。”

&esp;&esp;“去拯救这天下苍生!”

&esp;&esp;农家宗主失言,他失神许久,年轻时候的魂魄似乎回来了,老者忽而有悲叹之心,他拈着白发,忽而悲笑,道:“为何我到了这个年纪,才遇到你这样的人。”

&esp;&esp;“既然如此,请让我等入江南。”

&esp;&esp;老者亲自写信回去。

&esp;&esp;这一日,学宫三教九流,农家。

&esp;&esp;夫子弟子,全部离开学宫。

&esp;&esp;皆入江南。

&esp;&esp;齐入江南!

&esp;&esp;第61章 青袍长生客再现,李观一观道而悟法

&esp;&esp;学宫之中,农家学派的变化立刻引来了学宫其余学派的反应,对于整个农家学派都离开,不少学子都感觉到了一种诧异,旋即就是失笑。

&esp;&esp;有些流派的儒家子弟觉得,农家学派于天下大势无意义。

&esp;&esp;那是盛世的学派。

&esp;&esp;乱世之中,法家重典以安民心,儒家仁义引导社稷,纵横家子弟驰骋于列国,兵家的将帅和谋士们则是可以强兵马,壮军势,农家学派的思想需要时间才能见到成果。

&esp;&esp;乱世之中,未免太过于迟缓。

&esp;&esp;有弟子询问诸位宫主。

&esp;&esp;儒家的公羊素王只是洒脱笑道:“学宫汇聚于此,是为了心中道义,而如今农家既已看到自己的道义所在,那么自然要离开这里,非但要离开,更应该如此痛快的离开。”

&esp;&esp;道门两位先天之一平淡回答弟子疑问:

&esp;&esp;“逐道而去,是为至善。”

&esp;&esp;又有弟子询问中土那位老活佛,那个老和尚道:

&esp;&esp;“中州不是能让农家学派繁衍下去的地方,自然应该离开这里,中州天下都城,寸土寸金,农家学派在这里,除了有学宫宗主的名号,连一块地都难以得到。”

&esp;&esp;“当代的农家弟子,比起百年前,已经少了大半。”

&esp;&esp;“天下的学子想的是能封侯拜相,一展抱负的显学;农家提倡的东西,就算是比起墨家更容易被接受一点,却也好得有限,有多少来学宫的弟子愿意去研究作物和耕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