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做完这道题还有些小得意,他果然聪明得很,已经可以从出题人的角度判断答案了。
&esp;&esp;崽崽快乐地写到了第三页,第三页不用翻页。之前翻到第二页的时候,左边是第二页、右边是第三页。
&esp;&esp;32、《新唐书》记载:“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esp;&esp;a、开明开放 b、胡汉交融
&esp;&esp;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esp;&esp;扶苏崽:哇!
&esp;&esp;扶苏崽心想,这个唐朝怎么又搞分封啊。他阿父都把分封废除了,怎么还有武将可以仗着功勋拿到封地呢?
&esp;&esp;唐朝,不行。
&esp;&esp;扶苏在心里摇了摇头,很快选择了d选项藩镇割据。虽然藩镇割据看起来和分封好像不是一回事,但这不重要。
&esp;&esp;毕竟其他三个跟分封更不是一回事。
&esp;&esp;少年李承乾做到这道题的时候,倒抽了一口凉气。
&esp;&esp;安史之乱是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esp;&esp;他下意识扭头去看坐在他隔壁的少年李世民,心想耶耶肯定很难过。但等他看到李世民才十来岁的模样,又沉默了。
&esp;&esp;好吧,他耶耶现在可能压根不知道唐朝是他们自家的产业。
&esp;&esp;不,李世民是知道的。
&esp;&esp;李世民有些苦恼,方才外头集合的时候,一群人抓着他喊陛下,然后又张罗着让唐人都过来集合。
&esp;&esp;当时李世民还有些懵,要不是他们喊的是“陛下”,他都以为这个“唐人”说的是唐国公的下属了。
&esp;&esp;现在看到唐朝,李世民反应过来,他们家真的篡位建国了。然而不幸的在于,他对此还一无所知。
&esp;&esp;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考场的事情是否被家人得知,希望能够隐瞒住。估计只是他忽然失踪了而已,此事应当不会被隋帝知晓。
&esp;&esp;不然他们李家将有灭顶之灾。
&esp;&esp;角落的一个考场里,少年李渊也做到了这道题。虽然看到“唐”字心里有些犯嘀咕,但他却没往自己身上想。
&esp;&esp;因为之前唐人集合的时候没有一个想起来要把他拉过去。
&esp;&esp;可能有人想到了,只是单纯不想把讨厌的高祖皇帝拉来。就假装没看见,反正结果是李渊跑去和南朝人扎堆了。
&esp;&esp;没有一个唐人把他拉回来。
&esp;&esp;所以天幕下的成年隋文帝只是唏嘘了一声,说广儿这事办得妥帖。杨广不把表兄拉到隋朝的队伍里是对的,免得李渊这个大隋的支持者提前暴露。
&esp;&esp;事实上,除了李世民不幸地因为太宗皇帝这个白月光身份被大家揪出来了之外,也就只有秦人在霸道地把所有秦国人都拉帮结派叫到一起了。
&esp;&esp;反正也没有六国国君在考场里,他们大秦实力强悍,不怕别国报复。而且在战国时期人才投效别国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人会因此就提前把大才干掉。
&esp;&esp;不像后世的朝代,你身为隋人和唐人待在一起,你绝对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esp;&esp;李世民想到这里就心塞。
&esp;&esp;唐人也太不靠谱了,就不能放任他去隋朝阵营吗?现在好了,考场里的隋人如果有幸回到大隋,肯定要揭发他。
&esp;&esp;幸好李世民看了一圈,发现隋人的年纪有异。
&esp;&esp;比如那个杨广,他现在才十几岁。李世民确信自己出生的时候杨广都三十多了,所以这个杨广肯定不认识他。
&esp;&esp;出生晚有出生晚的好处,希望这些隋人全都不认识他。
&esp;&esp;丝毫没发现自己坏了事的李白正愉快地写着剩下的题目。
&esp;&esp;他是真的没有多想,看到太宗皇帝就激动地上前认亲了。
&esp;&esp;然后李白就看到了一个让人眼前一黑的题目——
&esp;&esp;38、下列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esp;&esp;a、唐高祖:励精图治,创“开元盛世”
&esp;&esp;b、李白:文采斐然,不慎站队反王
&esp;&esp;c、武则天:文治武功,建立李唐基业
&esp;&e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