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4章(1 / 3)

&esp;&esp;桥松镇定的表情缓缓裂开。

&esp;&esp;——先帝你脑子里在想什么东西?!

&esp;&esp;桥松心说要他是新帝,他高低得让群臣和先帝遗骨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残暴”。

&esp;&esp;桥松气得捏折了筷子。

&esp;&esp;九江区域是条件非常优渥的产粮区。

&esp;&esp;哪怕在他的那个黄河流域为主的大秦,经过了祖孙三代的努力开发,九江也已经是繁荣富足的宝地了,更别提目前这个经济重心已经南迁到了长江流域的大秦了。

&esp;&esp;这东西是能封给皇子的吗?你给赋税也就算了,人口也给他?

&esp;&esp;不对,赋税不能这么算了,这里头好多粮食呢!

&esp;&esp;难怪群臣都觉得皇位传给长兄莫名其妙,次兄这么受宠,不给他说不过去。先帝刚驾崩那会儿,好多人私底下怀疑是新帝用了不当手段夺得的皇位。

&esp;&esp;这搞得长兄很不高兴,于是他把年号定为了“镇天”。

&esp;&esp;什么意思明白了吧?朕连天都敢镇压,你们给朕一个个老实起来,别惹朕生气。

&esp;&esp;然后在新年的大朝会上“拖下去”了几个嚼舌根的老头,从此朝野就清净了。大家现在上朝安静如鸡,如非必要绝不站出来反驳陛下。

&esp;&esp;镇天帝还是有点脑子的。

&esp;&esp;比方说他才不管别人会不会嘴他容不下弟弟、不敬先帝遗愿什么的,直接就给“九江王”削成了“九江口王”。

&esp;&esp;哦,这是民间戏称。

&esp;&esp;就是说九江王的封地从一整个九江流域变成了九江交汇处的那个交汇口,巴掌大个县城。

&esp;&esp;所以哪怕依然叫九江王,但实则已经只有个九江口了。

&esp;&esp;桥松微微点头。

&esp;&esp;皇帝还不算糊涂,不过手段确实简单直接了些,估计又要被骂了。

&esp;&esp;最后说说原主。

&esp;&esp;在三个兄弟里,原主没什么存在感,也不和兄长们争锋。

&esp;&esp;大家满脑子都是皇长子残暴酷烈、皇二子风雅温润,完全忘了还有个小透明皇三子存在。

&esp;&esp;只有先帝没忘,因为他给原主封了个长沙王。但是并没有把整个长沙地区(湖南)分封给他,就是担个名头,压根没封地。

&esp;&esp;这个待遇差别真是令人唏嘘。

&esp;&esp;最近长沙王喜得麟儿,先于两位兄长有了孩子。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孩子他娘难产没了,又恰逢先帝新丧。

&esp;&esp;府中有流言说这个孩子不祥,出生就克死了祖父和母亲,导致原主也不敢接近他。

&esp;&esp;三世陛下是不怕这个的。

&esp;&esp;桥松用完膳还是去看了一眼孩子,小娃娃被奶娘养得不错,可见奶娘没敢怠慢公子王孙,这就很好。

&esp;&esp;到底是原主留下的唯一血脉,自己占了人家的身子也不好亏待他的崽。

&esp;&esp;而且桥松隐隐有个预感,自己是死而复生,可能还是借尸还魂的那种。如果真是,那么这具身体已经死过一回了,约莫是没法再生的。

&esp;&esp;那这就是他和原主唯一的血脉了。

&esp;&esp;桥松决定先好好养大他。

&esp;&esp;想起原主还没给孩子起名,思索片刻,定下了一个“榕”的名字。

&esp;&esp;榕树高大繁茂,希望他能茁壮成长。

&esp;&esp;桥松满意地颔首。

&esp;&esp;他们家里人起名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他爹叫桑,他叫松,他太子叫柏,他还有一堆叫桐、杉、桉的儿子。

&esp;&esp;全是高大茁壮的树木。

&esp;&esp;秦榕,也很好听,正好还没用过。

&esp;&esp;侍者来提醒:

&esp;&esp;“王爷,该去上朝了。”

&esp;&esp;桥松颔首:

&esp;&esp;“走吧。”

&esp;&esp;他去会会那个四十多岁还没孩子的长兄镇天帝。

&esp;&esp;听说他后宫中的妃嫔都怕他怕得不敢侍寝,也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孩子,还是长兄遗传了先帝的不能生。

&esp;&es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