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节(1 / 3)

&esp;&esp;由此可见,蜀国钱币在当时的地位。

&esp;&esp;“魏国的情况更加特殊,魏文帝对钱的了解还不如吴国,他竟然直接废除了钱币,改为以物易物。”

&esp;&esp;“然而百姓对钱币的需求,并不会因为一条政策改变。魏国不铸造钱币,这个空白就会被别人占据。”

&esp;&esp;“于是蜀国钱币顺势流入,迅速通行魏国。”

&esp;&esp;“此时,蜀国只需要不停地造钱,就可以从魏吴两国,买到源源不断的物资。”

&esp;&esp;“这也是为何蜀国仅靠一州之地,就能接连不断的发起战争的原因。”

&esp;&esp;“诸葛丞相能六出祁山,也多得益于此。”

&esp;&esp;朱标忍不住说道:“魏吴两国的百姓,又不能跑到蜀国用直百钱购买物品,他们就不怕出问题吗?”

&esp;&esp;陈景恪摇摇头,道:“方才我说过,朝廷发行的钱币,已经不单单是钱币,还是一国的信誉。”

&esp;&esp;“蜀钱在信誉上,已经获得了天下百姓的认可。除非他自毁长城,否则没人能动摇直百钱的地位。”

&esp;&esp;“而蜀国也明白这个道理,那几座官仓始终是开通的。”

&esp;&esp;“任何人只要拿着直百钱,随时可以去兑换等价物资。”

&esp;&esp;“蜀锦是当时最名贵的绸缎,他们甚至将直百钱和蜀锦挂钩。”

&esp;&esp;“如此,直百钱的购买力一直都在,信誉自然也就一直保持的很好。”

&esp;&esp;朱标眉头紧皱:“魏吴两国难道就任由蜀钱通行,不想办法反制吗?”

&esp;&esp;不等陈景恪回答,朱元璋先开口道:“大势,蜀钱大势已成。”

&esp;&esp;“吴国百业凋敝无力反制,且他和蜀国是盟友,不能公开禁止蜀钱流通。”

&esp;&esp;“魏国就算重新启用钱币,也无法将蜀钱彻底驱逐,最多蜀钱和魏钱并行。”

&esp;&esp;陈景恪佩服的道:“陛下英明,确实如此。吴国直至灭亡都未能驱逐蜀钱。”

&esp;&esp;“魏国在魏明帝时重新启用五铢钱,然依然无法将蜀钱驱逐出去。”

&esp;&esp;朱标疑惑的道:“既如此,为何最后蜀国还是亡了?”

&esp;&esp;朱元璋解释道:“国力,魏武帝留下的家业太厚了,国土和人口都是蜀国的数倍。”

&esp;&esp;“且最肥沃的中原大地皆在魏国统治之下,而蜀国多山川少平原。”

&esp;&esp;“蜀国增加一个人,魏国就能增加五个十个。”

&esp;&esp;“魏国只要拖下去,最后输的就必定是蜀国。”

&esp;&esp;“所以司马懿才会采取严防死守的策略,不让诸葛孔明出蜀。”

&esp;&esp;“反倒是蜀国,靠着一隅之地压了魏国三十年,殊为难得。”

&esp;&esp;“原本我只以为是诸葛孔明谋略高超,不成想竟还有如此隐秘之事。”

&esp;&esp;说到这里,他看向陈景恪:“你能从史书中发现这一点,也非常难得,不错。”

&esp;&esp;陈景恪对老朱也是心服口服,自己懂这些,是得益于前世各位学者的总结。

&esp;&esp;朱元璋只是听自己泛泛说了几句,就能猜的八九不离十,这才是真正的能力。

&esp;&esp;“谢陛下夸奖,臣愧不敢当。”

&esp;&esp;朱元璋点点头,道:“还有吗,一并说出来吧。”

&esp;&esp;陈景恪回道:“有,让直百钱获得百姓认可,这只是第一步。臣斗胆自夸一句,我也能做到。”

&esp;&esp;“刘巴真正让人敬佩的是,他通过自己的计算,确定了每年发行直百钱的数量。”

&esp;&esp;朱标疑惑的道:“何解?”

&esp;&esp;陈景恪解释道:“钱少了会闹钱荒,导致物价贬值。”

&esp;&esp;“钱多了也不行,会造成物价飞涨,钱就不值钱了。”

&esp;&esp;别说朱标了,朱元璋也一头雾水。

&esp;&esp;什么意思,钱多了还不好吗?

&esp;&esp;没办法,陈景恪只能耐着性子,给他们讲了一下通货膨胀是怎么回事儿。

&esp;&esp;两人这才恍然大悟。

&esp;&esp;“铜钱是有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