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扭曲模糊的“自己”。
&esp;&esp;三者之间相互交织,根本分不清虚实。明月楼主再如何神通广大,他所能知道的也只有当时还是个凡人的“兰因”所能知道的一切,但“兰因”的记忆又混乱不堪。要从这些早已无法证实的过去中理出一个头绪来,无怪乎笔者会受困其中,不得而出。
&esp;&esp;和看似冷清实则执迷的兰因不同,琉璃永远都清醒自知地活着。她做事一直都有一个尖锐的目的,为达目的,誓不罢休。
&esp;&esp;明月楼主抿了一口茶水,“我后来才意识到,这个答案,她恐怕早就告诉过我了。”
&esp;&esp;——“你道人生若寄万古尘,又怎知我甘饴蜉蝣溯水生?”
&esp;&esp;——“你又懂我什么?”
&esp;&esp;——“兄长,你究竟懂我什么?!”
&esp;&esp;兰因读不懂琉璃,从来都读不懂。但如果是琉璃,那个清醒自知的琉璃,她又怎会读不懂“自己”?
&esp;&esp;“所以我不是琉璃,我是兰因。”明月楼主语气平静,说不清是释然,还是在咀嚼着更复杂的心绪,“以前一些想不明白的事,在拂雪告知我此事之后,我也终于理清楚头绪了。兰因确实有一个名为‘琉璃’的胞妹,但是除此之外,兰因与琉璃的命轨中还有第三人的存在。”
&esp;&esp;借拂雪之手自雪山深处取回振觉破魔铃后,明月楼主剔除了自己记忆中“杂垢”。他的记忆被人动过手脚,里面掺杂了许多本该属于“琉璃”的记忆。在踏入修真界后,明月楼主也明白双生子于此世是相当特殊的存在。双生子之间的牵系十分紧密,天道会将他们视作一个整体。兰因和琉璃拥有一模一样的琉璃瞳,一模一样的容貌,甚至就连根骨与命格也无比相近。
&esp;&esp;而若是抛去那些混淆耳目的细枝末节,只追求事件的本质,《兰因传》和《琉璃传》又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esp;&esp;“被毁掉的天生道骨不是兰因,而是琉璃。
&esp;&esp;“但故事的最后,真正死去的是红楼之主,而不是琉璃。”
&esp;&esp;红楼之主的尸体在密室中糜烂腐朽,但琉璃的棺椁中却只剩下一缕断发、一件血衣,真正无法被证实死亡的人其实是琉璃。
&esp;&esp;比起《琉璃传》,《兰因传》披露的线索更加真实也更加合理,但“合理”放在这场光怪陆离的幻戏中,反而显得格外不可信。
&esp;&esp;“当年,青衣习武,花旦修术,她究竟是何时步上喜乐大道的?兰因不知,此事也早已不可追溯。”从任性娇纵的胞妹到刀尖起舞的舞者,琉璃的心态与目的第一次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她身上开始出现了“道”的痕迹,“但后来,或许是发现自己行差踏错,或许是意图夺取红楼之主的所有,又或许只是单纯为了报复……琉璃与外道进行了交易,从他们手中换取了一件缄物。”
&esp;&esp;这一点,是明月楼主后来推断出来的结果,如果“琉璃”是真实存在的,那这样大范围的记忆干涉与认知篡改,基本都跟外道脱不开干系。
&esp;&esp;“琉璃是一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自傲、不熟悉的领域内会想当然的人。所以对于她以为自己能凭一柄小刀便杀死红楼楼主这件事,我其实并不是十分意外。但她究竟为何要刺杀红楼之主,当年的我绞尽脑汁也没能想个明白。”明月楼主缓缓摇头,“她是一个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也绝不会为了他人而损害自己的利益。不为自由,不为尊严,不为泄愤,那她没用利用兰因反而选择自己去做的原因,只可能是‘获利’。”
&esp;&esp;“那件缄物,应当是能抹灭吞噬一个人的存在,并将其拥有的所有转移至另一个人身上的邪物。”
&esp;&esp;明月楼主缓缓抬头,朝宋从心望来,他是平静的,平静得几不见言辞中的悲哀。
&esp;&esp;“但一个人拥有的全部,甚至包括记忆、情感、信念这些东西若是全部都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身上,那这个人还会是原本的人吗?”
&esp;&esp;外道之所以邪祟,是因为祂实际并不能实现任何人的愿望。即便向那些“神”许愿,神的伟力最终也会将一切导向最糟糕的地方。
&esp;&esp;“我说过,琉璃是个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内会想当然的性子,就像孩童会以自己认知的所有视为尘世的全部。”明月楼主放下了杯盏,“所以就像她在武学之上想当然一样,她同样也不会意识到外道的可怖之处。又或者她明了自己将要付出的代价,但却没有放在心上。”
&esp;&esp;明月楼主为何会如此肯定琉璃一定与外道进行了交易,又为何肯定她必定夺取了“红楼之主”的全部?
&esp;
海棠情欲